包融媒

官方移动发布平台

听新闻

为城市“发声” :城市宣传片剪辑中音乐运用的实战经验分享

包融媒

2025-05-20 00:00


制作城市宣传片,是一场视觉与听觉的盛宴。如果说,画面展现的是城市的筋骨与容颜,那么音乐与音效就是它的灵魂与呼吸,是塑造城市气质、传递情感、引导观众情绪的无形之手,它们构建起一个超越视觉的感知场域,让城市形象立体丰满,直抵人心。

2024年,我深度参与创作了包头市的城市宣传片,当8分钟的绚丽画卷缓缓展开,融合了历史沧桑与现代活力的北方工业重镇便以极其鲜活的姿态跃然而出。作为剪辑师,我深知:音乐是勾勒包头独特韵味、展现其无尽美好的关键密码。

音乐不是背景填充物,而是城市宣传片的情感基底与叙事节奏的“隐形指挥棒”。如何选择与运用,直接决定了影片的格调高度与观众的情感粘性。






精准定位是前提



理解城市DNA:在剪辑之前,必须进行一场深入的“城市精神考古”。我们花费大量时间研读宣传文稿、消化海量拍摄素材,并辅以对包头历史、文化、经济、地理的全方位调研。包头有什么?它的核心魅力在哪里?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也是选择不同类型音乐的过程。

“硬核”包头的音乐密码:包头的“硬核”魅力,是其最鲜明的底色。包头有什么?包头有着厚重沧桑历史,六千年前的阴山岩画诉说着远古的粗犷;三国第一勇将吕布,修筑长城的大将蒙恬,胡服骑射的赵武灵王,为这座城市注入了豪迈勇武的“硬汉”基因。作为国家一五时期重点建设的工业城市,包钢、一机、北重等重点项目,“齐心协力建包钢”的历史佳话、为共和国铸盾砺剑的豪迈征程,奠定了其钢铁般的硬核力量。这些特质要求音乐必须具有史诗般的厚重感、恢弘磅礴的气势、昂扬向上的斗志。

在音乐元素上,我更多的采用民族乐器中震撼人心的中国大鼓、定音鼓,模拟工业的铿锵节奏与历史的沉重脚步。 高亢嘹亮的长笛、唢呐(需谨慎使用音色,避免过于尖锐),展现不屈不挠的精神与开拓的豪情。深沉有力、层层推进的弦乐群(大提琴、低音提琴的低吟,小提琴、中提琴的激昂),营造历史纵深感和磅礴力量。

“创新”包头的律动节拍:“世界绿色硅都”、“世界稀土之都”、“世界最大的钢轨生产基地”、在稀土应用、铝业精深加工、高端装备制造、光伏、氢能等前沿领域锐意进取,让这座创新之都闪耀着科技的律动。这要求音乐必须注入科技感、未来感、正能量与进取精神。我选用节奏明快、富有弹性的电子鼓点,营造现代活力与创新速度;清澈明亮的钢琴琶音或旋律线,象征智慧与科技的精密优雅;空灵、带有空间感的合成器Pad音色,描绘高科技产业的广阔前景与未来感。

这些音乐基本上已经把包头—一座工业城的面貌勾勒了出来,但一座城市不可能只有一种面貌,它一定也有不同的柔美和亲和力。

“柔美”包头的自然诗篇:包头的柔美展现在哪些地方呢?首先像个理工男的包头,其实有一个犹如少女侧颜的地图轮廓,而大地赋予它的正是柔美的外表,身处内蒙古高原上,不仅有达茂旗的自然草原,还有世界最大的城中草原赛汗塔拉,在阴山的怀抱里,春坤山,马鞍山,九峰山各具魅力。母亲河黄河将最温柔的一段馈赠给了她,这些美景都在展现她的温柔。此外,作为全国唯一由党中央直接批复规划的地级城市,疏朗大气的城市格局,四季分明的气候环境,让她拥有拥有联合国人居奖、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等20多项殊荣。它的温柔,很大气,音乐选择上空灵的长笛、排箫,或使用大量混响、延迟处理的电子音色,描绘山川草原的辽阔与静谧;轻快的木吉他扫弦、清脆的打击乐器,表现城市公园的生机与市民的愉悦;带有民族特色的特殊音效或简约的电子氛围,烘托自然景观的神秘感与原始魅力。

“亲和”包头的多元交响:一城多样的斑斓画卷,也与她千百年来多元文化相融合的魅力,密不可分。黄河文化和游牧文化碰撞出了绝美火花,在音乐风格上,悠扬深情的蒙古族长调、苍凉辽阔的马头琴、黄河文化中的二人台漫瀚调等地方戏曲元素,以及质朴的山野小调,都可以将融合具象化。为了展现亲和力,还要从重要的文化场所入手,博物馆、文化馆、美术馆、大剧院等等,以及展现现代都市的火车、飞机、高铁等交通工具,商场、超市、高楼大厦、道路绿化、城市旅游景观、地标建筑等等,这些场景都适合轻快的电子乐、优雅的爵士乐、清新的城市流行乐曲,展现现代都市生活的舒适与活力。音乐的调性、节奏、情绪侧重点也应调整,无论展现哪一面,音乐的整体调性必须贯穿始终,因此宏大、自信、充满机遇感的配乐是绝对主角。

   当然,为了达到作品音乐的精准定位,选择原创音乐是最稳妥的方法,原创音乐的独特性、高度定制化、完美契合度都是强大的优势,能精准捕捉城市独一无二的韵味,尤其是融入地方戏曲元素、民歌调式、特色乐器等等。对于预算充足、要求极高的重点项目,原创是首选。

如果无法原创,在选择版权库音乐时,就需要炼就“火眼金睛”,要注意:不要停留在“好听”层面,要思考:这首曲子能否承载城市想表达的情感?节奏变化是否能贴合剪辑点?情绪过渡是否自然?要善用关键词,由于我们在前期已经对城市宣传片进行了分析和总结,找到了大量的关键词,在精选之后,就可以结合城市特质筛选音乐了。






情绪与节奏的“双人舞”



情绪引导:音乐是情绪的催化剂。包头城市宣传片没有选择在一开始就用恢弘或神秘感吸引眼球,而是选取了拼接动画的方式,由丁道衡发现白云鄂博铁矿故事徐徐展开,这种年轻化、趣味化的表达方式更容易吸引年轻人的目光,与之匹配的音乐,摒弃了恢弘交响,选择了轻快跳跃的鼓点,搭配节奏明快清新的吉他,瞬间营造出轻松、好奇、充满探索欲的氛围,成功破冰,这样反套路的开场,对于我们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随着内容的深入,音乐情绪需精准切换:展现人文关怀时,温暖舒缓的旋律更合适;描绘繁华活力时,充满动感的音乐能带动情绪。音乐的情绪线应随着城市发展的历程徐徐展开,与城市中人物,解说词的叙事以及情绪线同步演进,甚至是引领。

节奏同步:音乐的节拍、重音、段落转换点需要与画面的剪辑节奏、镜头运动、场景转换精密配合。片中剪辑到一五时期历史上,为了展现工业大时代的精气神,选用了奋充满力量感的弦乐推进,配合铿锵有力的工业镜头,唤起时代的集体记忆与自豪感,增加了时代的厚重感、历史感、低音部的厚重感强化历史纵深。

在这部分之后,是现代工业的展现,音乐立即“提速换挡,采用富有节奏感的电子吉他+强劲有力的架子鼓节奏+ 激励人心的无词人声哼唱。这种现代感十足的配乐,配合高速剪辑的科技感画面和流畅运镜,瞬间将观众从历史长河拉回充满活力的当下,凸显创新动能。

此后叙事进入了文化部分,音乐再次流转,回归兼具柔软与内在力量的国风或融合风格,以清澈的钢琴旋律作为情感基底,点缀悠扬的横笛或箫声增添文化韵味与空灵意境,适时加入深沉的中国鼓点,强化文化根脉与生命律动。

总之,优秀的音乐能为城市谱写动人的旋律,声音不只是为了“听见”,更是为了让人“感受”和“记住”这座城。只要投入时间去思考、去选择、去创作、去打磨声音的每一个细节,音乐和音效必将为城市宣传片注入难以替代的灵魂与魅力。




总监制:马海涛

监制:肖楠

作者:岳丽

一审:李楠 吴洪涛

二审:张洁 王枫

三审:肖楠



责任编辑:刘茜茜

留个言再走呗...

相关资讯